我的分娩經歷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我的分娩經歷

由於是高齡產婦,懷孕以後我就成了家裡的「一級」保護對象。在省婦幼保健院檢查時,大夫告訴我,我的預產期是今年的1月11日,可我的老公硬是提前一個星期為我開好了住院證,以便隨時發作,隨時住進去。1月10日,我正在家中聽胎教音樂,突然發現下身有紅色液體流出。驚慌失措的我趕緊給醫生打電話,醫生告訴我不用擔心:這是要分娩的徵兆,不過,起碼24小時後才會臨產。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可還沒來得及喝上一杯水,肚子就出現了間斷性的疼痛,疼痛斷斷續續地持續到第二天。第二天,也就是11日的下午,老公將我送到了醫院。到醫院後,醫生告訴我,我的子宮口已開了一指。當天晚上七八點鐘時,我感到疼痛加劇,不僅肚子就連腰都開始疼了。老公在身旁邊安慰我邊幫我揉肚子揉腰,以減輕我的疼痛。

整整一個晚上,我疼得沒有合眼,滿以為是要生了,醫生檢查後說,要等到第二天才會生。12日早上,我感到疼痛減輕了。「會不會是肚裡的寶寶出了問題?」我的心裡直打鼓。醫生讓我馬上做B超。來到做B超的地方,前面已經排了很長的隊。前面的人看我挺著這麼大的肚子就讓我先做了,當時,我心裡特別感動。檢查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寶寶完全正常。B超做完後,醫生建議我進待產室。於是,我於12日中午進了待產室。經過醫生再次檢查,我的子宮口已開了三指。而且,自從進入待產室後,肚子疼痛的間隔就越來越短,平均每隔五、六分鐘就疼一次。我有一支龐大的「陪產軍團」:我老公、我媽媽、老公的爸爸和媽媽。他們都輪流進來安慰我。到了12日下午,我在省婦幼請的「導樂」進來了。她將我帶到一個單獨的房間,邊跟我拉家常分散我的注意力,邊為我檢查宮口開了多少。我是一個性情敏感的人,在醫院的陌生環境裡,能有一個懂醫的內行人員陪伴我、照顧我,心裡覺得踏實多了。當肚子疼痛的間隔縮短為不到一分鐘時,導樂和老公陪我進了產房。醫生讓我睡到產床上,並為我清洗下身。清洗後給我的腿套上了一種套子。緊接著,我感到疼痛越來越厲害了。開始,我還能用手揉揉以減輕疼痛,到了後來,疼得我連揉都顧不上了。醫生見一段時間過去了,我的羊水還沒有流出就幫我刺破了羊膜。羊水流出後,醫生讓我肚子疼一下就用一下力。我雙手緊緊地握著產床上的兩個扶手,按照醫生要求的頻率一下、一下地用力。醫生告訴我最好是不要叫,可我還是疼得忍不住叫了幾聲。儘管我不停地逼著自己用勁,可直到我感到已無力可使了,寶寶還沒有出來。為了寶寶的安全,醫生對我施行了會陰切開術,幫助肚裡的寶寶出來。由於注射了麻藥,疼痛減輕了一些。不過一會兒,我就感到肚子一陣輕鬆,接著聽見一聲嘹亮的哭聲,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迷迷糊糊地聽醫生說:難怪半天出不來,原來是胎兒臍帶繞頸。滿以為孩子出來後就沒事了,可醫生說我的胎盤沒有完全剝落,又為我進行了人工剝離胎盤。

手術結束後,醫生將小毛毛抱給我,我輕輕地撫摩著這個得來不易的小生命,心裡真是感慨萬千。接著,醫生按了按我的肚子,並為我縫合傷口,清洗下身。這之後,醫生並沒有讓我馬上出產房,而是在裡面待了一個小時後才讓我出去。我懷孕時就有保胎、摔跤的經歷,生產時又出現了胎兒臍帶繞頸的情況,所以我深深地感到這個小生命得來不易。我由衷地祝福我的寶貝一生平安。

?專家點評:

1、孕婦出現下身流紅色液體的現象,醫學上稱為「動紅」。「動紅」一般出現在初產婦身上。這是一種產兆,它表明孕婦會近期臨產。

2、當產程進展不理想時,醫生行人工破膜,可觀察羊水性狀。對大多數產婦來說不會感到有任何的疼痛。這樣做後,可使前列腺素增加,從而加強宮縮。

3、會陰切開術並不是每個孕婦都需要。孕婦在以下情況下適用:胎兒是臀位、早產兒、胎兒有危險或者是巨大胎兒。孕婦需要輔助分娩。孕婦在控制自己的逼出動作上有困難。陰道口周圍的皮膚擴展得還不夠。

4、醫生讓孕婦在分娩過程中不要叫是為了幫助孕婦節省力氣。

5、一般來說,胎兒臍帶繞頸是可以通過B超發現的,但是當臍帶繞得很鬆時就不容易被發現。目前臍帶繞頸還沒有很好的預防措施。

6、當胎兒出來後,若發現胎盤有粘連或胎盤只有部分剝離時,就要進行人工剝離胎盤。女性避免人工流產可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

7、當胎盤排出後,醫生輕揉產婦的肚子是為了將淤血排出,同時看看子宮收縮是否正常。

點評專家: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易志環、主任醫師黃輝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