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單車:非典時期的時髦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減肥健身

單車:非典時期的時髦

真弄不懂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就那麼鄙視自行車呢?要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SARS,自行車也許真沒有「翻身之日」了呢!

承載一個家庭

文/有耳

女兒掙錢才沒幾年,每天上下班就奢侈地花20多元打的,就是不肯騎車去公司;還有更可氣的,她居然還花上3000多元的代價,到健身房裡去騎那原地不動的「自行車」,說什麼健身減肥———憑什麼那個就是時尚,而真正的自行車卻成了老土,真是莫名其妙!

自行車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可是有相當深厚感情的。我們那個年代裡,自行車是家裡絕對的「壯勞力」———除了充當上下班必要交通工具以外,送女兒去幼兒園、接老婆下晚班,還有買米換液化氣,沒有一輛敦實的28寸自行車,那是決計不行的。

那時候,自行車的兩個輪子「承載」的是一個家庭。夕陽下,前面的籐椅裡載著呀呀學語的女兒,書包架上斜坐著妻子,讓我騎多遠都不會覺得累。

女兒可不像我那麼懷舊,她很早就學會了騎車,上中學開始,自行車就一直是她的代步工具。那時候,為了能買輛龍頭水平的山地車,還跟我堵了好幾天氣。新車買回家那陣,擦車、打氣,她幹得像模像樣。大學畢業後,隨著工資越來越高,女兒對自行車的熱衷度卻直線下降———有太陽的日子不騎車、風大的日子不騎車、穿裙子的日子不騎車、心情不好的日子也不騎車,久而久之,那車便徹底成了擺設。

直到上個月,女兒突然又跑去超市買了輛新自行車,她說他們老闆特意把奧迪的停車位讓了出來,鼓勵他們上下班騎自行車———說那樣既健康又環保。買車那天,據說超市裡的自行車格外熱銷,幾乎賣「瘋」了。

就是嘛,與其戴著口罩悶在出租車裡,哪有插著耳機篤悠悠地騎在街上來得愜意!萬事總有兩面,SARS帶來的自行車熱銷,不僅能令我們懷舊一把,消除浮躁心理、回歸健康生活,才是更重要的!

我的「特異功能」

文/阿澤

老爸和我回憶起以前的事,總講一句話:「儂小時候好像有『特異功能』的,讓儂坐腳踏車的橫槓上,睡著了也不會摔下來。」

當時的男式自行車確實有個標誌,就是一根橫槓,而我的確喜歡搶著坐那根冰冷的橫槓———老爸扶住龍頭,我左腳一蹬踏板,身體微側,屁股往橫槓上一擱,就坐好了。

他曾經嘗試著讓我坐後面的書包架,說那裡更舒服,可我說不出任何理由地拒絕了。現在想來,可能潛意識中,我以為那是種勇敢的表現吧。

坐橫槓是有技巧的。兩手得搭在車龍頭上,但不能全搭,因為得小心被車龍頭上那2只剎車的小鉗子無情地夾到。最開心的是,能時不時為騎車的老爸打打鈴。「叮鈴鈴」,鈴聲穿過夜空,我覺得我是「派得上用潮的。

雨夜,老爸坐在自行車座墊上套好雨披,我往橫槓上一鑽,穩穩地縮進他溫暖的臂腕裡。頭頂能聽到雨聲,眼前卻被雨披擋住了視線,只好低頭,看見老爸濕漉漉的褲管,和漸漸向後滑去的路面,直到看見那熟悉的窨井蓋,我知道———到家了。

當街攔住公交車

文/Joy

中學是在虹口一個叫三角地的地方,周圍滿是大大小小蛛絲密佈的弄堂馬路,一到放學時間萬車齊發,其場面蔚為壯觀。那時我們三個死黨因為身高分別為1米78、68、58,美名其曰「等差數列」,最大的愛好是下午翹課去解放劇場看港片錄像。

一日下午又順利出逃,不巧「68」的車壞了,「58」是走讀的,因此只好委屈「78」一帶二,一個坐前槓,一個坐後書報架,乘著中午交警打瞌睡,一路上意氣風發。正拐彎穿出九江路,三人齊聲尖叫起來,迎面駛來一輛帶辮子的19路電車。78顯然慌了神,車搖搖晃晃地在馬路當中趔趄了下來,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只見78一腳撐地,伸出巨掌,對著電車大喊一聲:「停———」!

隨著刺耳的剎車聲,電車停在了我們鼻子前,司機叔叔伸出漲得通紅的臉破口大罵:「小赤老,不想活了,本事介大,一帶三,還敢擋電車,命要口伐?」眾目睽睽之下,三個人灰溜溜地鼠竄。回過神後想起來問78,千鈞一髮之際何出此招,他哭笑不得地說,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腦子裡一片混亂,就學著肥肥一馬當先,大吼一聲,把車擋在路中間的鏡頭(《富貴逼人》中經典片斷)!其他兩人立即暈倒!

鬥智領到「上街證」

文/席倍佳

大概我這種人就叫做天才,哦,只是指學車,哦,學的當然是自行車。小學三年級就會騎車,在上世紀80年代初,可是很拽的事情。更何況,我只用了短短的半天時間,就無師自通了。第二天,在老爸目送下,我順利地在弄堂裡安全騎行300米無事故。然後又花了一天,摔了史無前例的一個跟頭,學會了如何瀟灑地甩腿前後上車———正式宣告,我會騎車啦。接下來,就一個勁琢磨著如何能騎車上街遛彎了。我的學校離老媽的單位很近,我一改往日獨自回家的習慣,天天放學了去她那裡報道,很乖地要求陪她走回家,也很乖地承擔了推她的自行車的「體力活」。樂此不疲兩周後,慢慢地,老媽放鬆了「警惕性」,我推著推著,自然地就會隨意地蕩幾下車;再過幾天,蕩著蕩著,自然地就會隨意地跨上車踩幾腳;然後,乘著老媽心情好,我就開始放肆地在街上騎行了。許是見我騎得挺穩當的,老媽最終默許了。我呢,也算是羽翼漸豐,離開了父母的庇護,拿到了「上街證」,騎出了成長的第一步。時髦的自行車

◆「MTB」山地車

這是許多中學生上下學常騎的車。它長得結實,應該適合在山地騎行,是下坡車的前身。粗的車胎,24到27個變速擋,車身較輕,不會生銹。

◆地板花式車

少見得很,在極限運動場常見到,可在平滑的地上做各種平衡、旋轉動作,鋼絲密集,鋼圈強度大,車把可360度旋轉,軸上有很粗的腳軸,供U型板上表演特技。

◆攀巖車

車身極矮,車架成一直線,車胎極粗,變速擋位少,龍頭較高,整體強度高,牙盤極小,底部牙盤離地高、適合於跳躍,在障礙上、石頭上、做各種動作。

老克勒的自行車

解放前上海的自行車大多是進口貨,英國的三槍、台頓、飛利浦、海格裡斯……那可都是響噹噹的牌子,是當時的老克勒們才把玩的。而國產的主要也都是用進口零件組裝的,比如八旗、紅獅、亞米茄、飛馬等。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永久、鳳凰牌自行車大量生產、上市,成為上海乃至全國自行車市場的主要品牌。

「自行車票」就是「票證時代」中的佼佼者,當時上海每個季度發一次「自行車票」,一個100多人的單位只能分到1張票。在單位裡,能領到一張自行車票,就意味著領導對自己工作的莫大肯定。購車票分花色車、普通車兩種,輕便車與型號較好的車需憑花式車票,平車、載重車與一般型號車則憑普通車票購買。在黑市市場上,一張花式車票能賣到120元左右。

到1990年4月,上海自行車調高價格,銷售趨疲,憑票範圍縮小到18個型號,其餘敞開供應。直到1992年3月,自行車票證時代才宣告結束,所有自行車敞開供應。

申江服務導報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7372&s=1210546099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