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間偏方大全 - 今年冬至阿拉不進補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今年冬至阿拉不進補,偏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今年冬至阿拉不進補

今年冬至阿拉不進補 藥膳 「12月21日,冬至」,今天的日曆上這樣印著。傳統中,這一天常常與「進補」兩字聯繫在一起,因為「三九」嚴寒是緊跟著冬至而來的;而現如今,人們的健康意識日漸增強,「補」已不再集中於冬至,也不再單單意味著人參膏方。於是乎,對不少人來說,今年冬至———不進補。
暖冬效應參茸淡銷
冬至進補,最主要的作用是「給身體加油」,通過補充體內的能量與營養來抵禦寒冷的天氣。然而,今年的冬至雖然比往年早到了一天,嚴寒卻遲遲不見蹤影。
「我這個人比較怕冷,去年冬至的時候就去藥房買了點膏方,吃了後身體果然暖和多了。本想今年再去買一點,沒想到今年是個暖冬,直到現在我還沒覺得冷。」怕冷的張小姐對記者說道,「看來,今年進補的錢可以省下了。」記者昨天還走訪了南京路上的幾家藥房和食品商店,發現雖然已經是冬至夜了,但人參、冬蟲夏草、燕窩等傳統冬令補品的櫃檯前基本上沒什麼顧客走動,即便是正在搞參茸節優惠促銷的一家大藥店,買的人也是屈指可數。而××膠囊、××含片等保健品更是無人問津,三陽南貨店和食品一店的相關負責人都告訴記者,「保健品的銷量逐年下降,今年比去年又少了近30%。」
來自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由於「暖冬效應」,近一個月來,保健品和野山參、冬蟲夏草等傳統補品雖有動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量都有回落。
四季都補無需突擊
年過50的黃先生過去也講究冬至進補,而且常常是食補、藥補雙管齊下,不過今年,他卻決定不補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平時已經保養得很到家了。「以前在冬至大補,是因為那時的生活水平不如現在,平時沒什麼營養,只能在冬至那天把一年的營養統統吃進。而現在,生活質量提高了,不但平時吃得好,補也成了一年四季的事,所以根本用不著再到冬至這天吃補品了,當然嘍,吃蹄骨旁什麼的就更用不著了。」
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意思是冬至進的補,補的不單單是歲末的這幾天,還可以把滋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體內,為明年開春的健康打下基礎。然而現在,大魚大肉早就不是什麼過年過節才能吃到的稀罕東西了,蛋白粉、維生素、水果片等功能性保健品也已經成為不少人一年四季常吃的補品。平時已經補得那麼足,如果到冬至再大補特補,很可能就要補過頭了。
不知冬至何來進補
「冬至大如年」———過去,人們把冬至當作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來過;然而現在,不少年輕人對類似的節氣已經沒有概念了。「明天是什麼日子?不知道。」記者昨天在街頭對五六位25歲上下的年輕人做了個隨機調查,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今天是冬至。
既然連冬至都不知道,自然更沒有進補一說了———何況,膏方之類的補品,年輕人並不適合,一般而言,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才需要吃。
不過,年輕人也有自己保養身體的妙方,比如健身。記者上個雙休日在滬上某體育館看到,冬天裡還堅持游泳的人就不在少數。一位常年健身鍛煉的年輕人還對記者說,「吃補品配補藥多麻煩,還不一定比我天天鍛煉來得有效呢。
新聞背景冬至的來源
冬至是全家團聚慶豐年的節日,在農曆裡,冬至是一年中排在最後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天家家戶戶吃"湯圓",象徵家庭的和諧與團圓。
古代中國天文學家根據氣候的變化規律,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每兩個星期定一個節氣,冬至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一天,距離農曆新年還有六個星期,也就是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的意思就是"冬季到了極點",這個"極點"指的不是氣溫,而是地球與太陽的關係,這一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冬至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冬至"原是農民農忙之後慶豐收的節日。
周代把元旦定在冬至日,漢武帝重修曆法,改元旦在正月初一,自此歷代相沿未改。由於元旦曾定在冬至日,因此,歷代皇帝仍把這一天當作元旦一般大事慶祝一番,也因為這個緣故,今天還有過冬至增添一歲的觀念。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後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台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下雨)。
吃湯圓的風俗
"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pianfang_3.php?id=4408&s=1219519533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