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岑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他有著什麼不一樣的人生呢

赫爾岑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他有著什麼不一樣的人生呢

世界歷史故事

赫爾岑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他有著什麼不一樣的人生呢

在我看來,《往事與隨想》前一部分對19世紀俄羅斯社會的描述很生動,而後一部分對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婚姻的敘述,以及流亡生活的記錄可謂意味深長。

1834年8月的一天,普列契斯欽區警察分局局長米勒逮著幾個人來到赫爾岑家,他們帶著總督的命令,搜查他的書和衣服,局長查看他的信件,然後將赫爾岑帶走。

赫爾岑被逮捕的罪名純屬莫須有。1834年6月26日,一個學生為了慶祝自己大學畢業,設宴招待他的朋友。他們喝多了酒,開始跳瑪祖卡舞,然後一起合唱了罵沙皇的歌曲。晚上,臥底斯卡利亞特忽然想起,這是他的命名日,於是請大家到他家裡喝香檳,五六個人喝得搖搖晃晃,再次合唱這首罵沙皇的歌曲,唱到一半,警察走進了他們的屋子。

但是,警察想抓捕赫爾岑等人,於是捕風捉影,捏造證據,這五六個人的案子,株連了20個無辜者。過了兩周,赫爾岑等人因為與宴會事件有關而被捕,警察在索科洛夫斯基家查到了薩京的信,在薩京家查到了奧加遼夫的信,在奧加遼夫家查到了赫爾岑的信,但不得要領。

由於初審沒有結果,沙皇從彼得堡派來了最得力的特務之一的小戈利岑來當審判官,莫斯科城防司令斯塔阿爾是首席法官。斯塔阿爾分析案情後認為,慶祝宴會的案件,警察應該懲處相關人員;另一些人的全部罪證只是一些尚未明確表示過的意見,根據這些定罪很困難,也很可笑。但是,他的意見遭到小戈利岑的反駁,兩人爭得不可開交。斯塔阿爾很氣憤,聲稱「您可以隨心所欲亂干,但我不能跟著您造孽,我的腳絕不再踏進委員會。」

次日早上,斯塔阿爾向沙皇匯報了情況,沙皇希望他繼續到委員會去,斯塔阿爾說,「皇上,請憐惜我的白髮吧,我活到這年紀沒有一個污點。我的忠心,陛下是知道的,我的血,我的餘年都屬於陛下。但這件事關係到我的榮譽——我的良心反對委員會中所幹的事。」沙皇尼古拉一世皺眉,斯塔阿爾告退,之後再也沒有去過委員會。

委員會工作了九個月,還是對案情一無所知。最後,委員會宣讀了沙皇的聖旨,稱特別注意到罪犯們年輕無知,下旨免除法庭審理。按照罪犯們的罪行,按法應當處死,從輕處置也要流放從事苦役。但皇上寬宏大量,慈悲為懷,決定對大部分罪犯不加追究,允許在原地居住,由警察看管。對罪重者感化,無限期送往邊遠省份擔任文職工作,由當地長官管教。而罪重者包括六人,其中,赫爾岑被流放到很遠的彼爾姆,隨後又被調往維亞特卡省,在省政府辦公廳工作,之後又被調往弗拉基米爾,然後才到了彼得堡。

作為貴族和西方派,赫爾岑希望俄羅斯繼續沿著彼得一世的方向改革。但是,他也看到了彼得一世改革不徹底帶來的後果:官僚階層弄虛作假,不學無術,貪得無厭,掠奪民財。他隨後在諾夫哥德省任參議的工作經歷,簡直令人啼笑皆非。

諾夫哥德省省長是埃爾皮季福·安寄奧霍維奇·祖羅夫。赫爾岑動身前,他正在彼得堡。赫爾岑和他交談了半個小時,他慇勤地把赫爾岑送到門口。到了諾夫哥羅德以後,赫爾岑去拜訪他,他向赫爾岑說明,他不允許參議發表意見,或者在公文上保留自己的觀點,這對於公務不利,如果有奮起,可以商量,一旦不能統一,那麼雙方必有一方應該辭職。赫爾岑笑了笑告訴他,辭職是自己任職的唯一目標,自己到這裡當官是迫不得已,大概不會有機會發表意見。

一個參議一年的薪水是1200紙盧布,不夠一個有家的人開銷。赫爾岑負責第二處,既不參與分贓,也不想撈錢,底下人看到他生長關係不好,於是沆瀣一氣,互相包庇,不把赫爾岑放在眼裡。

更荒謬的事情發生了。赫爾岑作為第二處參議,要審閱警察局長就他本人三個月一次的匯報,因為他處在警察的管制下。警察局長在操行欄什麼都不填,在職業欄填寫的是「在國家機關供職」。此前,在托博爾斯克省,文職省長與副省長不和,兩人利用公文互相攻擊。作為被控制使用的官員,赫爾岑竟然需要審閱警察監督自己的報告,俄國君主制下官僚體制的愚蠢,由此可見一斑。

1842年7月,赫爾岑一家帶著使女卡捷琳娜回到了莫斯科。一天深夜,赫爾岑赴宴回來,卡捷琳娜為他開門,此時天已黎明。赫爾岑陶醉於她的美貌,兩人有了男女關係。出於內疚,赫爾岑將此事告訴了妻子納塔莉亞,妻子因此非常悲痛,情緒越來越憂鬱。沒過幾年,赫爾岑的出軌似乎招來了報應。

1846年,赫爾岑的父親病逝,1847年後,赫爾岑一家移居歐洲。1848年6月,德國詩人黑爾韋格闖入了赫爾岑一家的生活,他們往來密切。黑爾韋格靠妻子埃瑪供養,她是一個銀行家的女兒,讀過他的詩歌後愛上了他,並大膽進攻。儘管埃瑪容貌奇醜,粗聲粗氣,但黑爾韋格,接受了婚事,並為嫁妝做了詳細而明確的談判。1848年底,黑爾韋格幾乎每晚都住在赫爾岑家裡。稍後,他和納塔莉亞產生了私情,納塔莉亞既怕赫爾岑出走,也怕黑爾韋格離開。赫爾岑趕走了黑爾韋格一家人。其後,黑爾韋格不斷給納塔莉亞和赫爾岑寫信,甚至說自己要自殺。赫爾岑勸納塔莉亞給黑爾韋格回信,說她同意,他除了自殺沒有別的出路。但黑爾韋格又回信說,這些話來得太遲,他目前已經改變主意,沒有足夠的力量實行這件事。這讓納塔莉亞一下就看輕了他。

到1851年,赫爾岑和納塔莉亞終於修復了感情的裂痕。但黑爾韋格不斷誹謗赫爾岑。黑爾韋格的卑鄙使得納塔莉亞對他從蔑視變成了憎恨。她給雙方共同朋友念了自己給黑爾韋格的信,他們都看清了黑爾韋格的無恥。

1851年,赫爾岑的母親和兒子在海難中身亡。次年,納塔莉亞因病過世,赫爾岑移居倫敦。他開始寫作《往事與隨想》,並先後出版《北極星》和《鐘聲》。儘管對西方失望,但赫爾岑從來沒有投入俄羅斯專政的傳統,正因於此,赫爾岑誕生百年之際,列寧在《紀念赫爾岑》中,把他納入了布爾什維克的思想譜系,稱其為「舉起偉大的鬥爭旗幟來反對這個惡棍(沙皇君主制)的第一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