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統一戰爭的結果,丹麥最後成了炮灰

德意志統一戰爭的結果,丹麥最後成了炮灰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意志統一戰爭的結果,丹麥最後成了炮灰

在俾斯麥既定的「鐵血」方針的指導下,戰爭成為實現德意志統一的唯一途徑。但是,德國的地緣政治四面受敵,必須確保在一次戰爭中只有一個敵人站在面前。於是,選擇哪個國家作為普魯士的第一個敵人至關重要。俾斯麥的選擇是丹麥,通過奪取這個頗具爭議之地,喚醒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以便在隨後的戰爭中,保持高昂的鬥志,直至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成立為止。奧地利瞻前顧後;

1848年革命爆發後,德意志人在「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上,提出了統一的問題,然而其最終的結果卻像有些學者所說的:「德意志人民像歡迎自由女神一樣歡迎自己的議會——而一年後又像對待酒吧裡的妓女一樣,讓它收場了。」這次比英國晚了兩個世紀的嘗試,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仍可從中看出德意志人對擺脫分裂割據、實現統一的期盼。人們厭倦了長久以來的四分五裂,統一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潮流,但究竟應該由誰來完成,「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皆有可能,哪個更勝一籌,關鍵就在於奧地利與普魯士這兩個擁有統一實力的王國。對德意志人而言,幾百年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使奧地利擁有更正統的地位,振臂一呼,應該可以得到不少諸侯與邦國的支持。但奧地利更願意維持現有的地位與聲望,因此即便民眾呼聲極高,奧地利也只是小打小鬧,做一些無關痛癢的舉動。

與此同時,奧地利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在其境內生活著除日耳曼人之外的許多其他種族,尤其以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居多,複雜的種族構成,導致境內民族主義情緒異常紛繁。所以,在實現民族統一問題上,奧地利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以免「禍起蕭牆」。最後的選擇——普魯士「大德意志」因奧地利的躊躇不前而勝算頗微。相反,由普魯士完成統一的「小德意志」則變得越來越現實。與奧地利複雜的民族成分不同,日耳曼人在普魯士所佔比例較高,因而無需擔心「後院起火」,普魯士可以毫無顧忌地舉起民族統一的大旗,號召德意志諸邦加入到統一的戰鬥中來。

此時的社會輿論也開始傾向於普魯士一方,德意志境內第一個跨邦的政治組織德意志民族協會認為,應該「把希望轉身普魯士政府。……普魯士政府的目的在本質上和德意志的目的相符」。就連激進的民主派人士也表示:「普魯士雖然實行令人厭惡的警察野蠻統治,卻是可以使德意志擺脫耶穌會士和政治反動的唯一救星。」當然,這些支持普魯士輿論的產生,與普魯士的發展有著極大的關係。從經濟方面看,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高潮的到來,德意志尤其是普魯士的經濟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1852年5月8日,英、法、俄、普、奧、瑞典六國簽訂倫敦議定書,認定在荷爾斯泰因傳統特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丹麥國王仍以個人名義領有這兩個公國。但德意志人認為,德意志居民佔大多數的荷爾斯泰因應歸德意志所有。到了1863年,問題再次出現了,丹麥國王死後無嗣,其堂妹夫克裡斯蒂安九世繼承王位。兩地的居民以「土地遺產不得傳給女性」的古老法典規定為由,對此持反對態度。新繼任的克裡斯蒂安九世不僅不加理會,而且還通過新憲法,宣佈取消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傳統特權,強行將兩大公國併入丹麥。於是德意志一片嘩然,一直在等待時機的俾斯麥對此時的形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決定將這場糾紛演變成普魯士統一德意志進程的第一步。因為這樣一來可以表達普魯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給予人們統一的希望;二來可以顯示普魯士在「德意志聯邦」中的獨立性與主導地位;三來還可以證實自己「鐵血政策」的正確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