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秘聞:德軍或曾想用蚊子當生物武器傳播瘧疾

二戰秘聞:德軍或曾想用蚊子當生物武器傳播瘧疾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秘聞:德軍或曾想用蚊子當生物武器傳播瘧疾

德國蒂賓根大學13日報告說,研究人員發現,二戰結束前夕,納粹德軍可能曾想用蚊子當作生物武器,在敵軍中傳播瘧疾。

由於黨衛軍和集中營中出現了虱子傳播的傷寒,納粹黨衛軍首領希姆萊1942年下令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附近的達豪集中營設立了「黨衛軍昆蟲研究所」,名義上研究攜帶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昆蟲。

但研究所負責人愛德華·梅的記錄顯示,研究所在1944年受命研究不同種類的蚊子,測試它們在沒有食物或水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以及是否適合攜帶瘧原蟲並空投到其他國家。文件詳細記載了對瘧蚊的研究,這類蚊子翅膀大多有斑,是瘧原蟲的宿主,可以將瘧疾傳播給人類;愛德華·梅最終向上級推薦了一種在沒有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可以存活4天以上的瘧蚊。

關於納粹德軍是否計劃在二戰中使用生物武器的爭議由來已久,但一直無明確結論。蒂賓根大學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或許會成為納粹試圖使用生物武器的一個重要證據。

研究人員表示,達豪集中營曾因熱帶藥物研究者克勞斯·席林建立的瘧疾實驗站進行人體感染瘧疾實驗而臭名昭著,但目前發現的文件顯示「黨衛軍昆蟲研究所」沒有參與瘧疾人體實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