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當拿破侖的座騎馬「倫哥」被當作戰利品,在英國首都倫敦備受羞辱地示眾遊行時,另一匹在滑鐵盧戰役中,以得勝者的姿態出現的戰馬,不僅在它的主人威靈頓公爵的光環下備
1923年1月11日,因德國拒接戰爭賠款,法國出兵十萬佔領了魯爾區,此為魯爾危機。魯爾區是德國重要的工業中心,法國這樣做似乎也有很大的震懾力,但是結果會如法國期望的那樣嗎
天生就是當兵的材料 1917年4月6日,美國站到協約國一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6月底,第一支美軍戰鬥部隊開始進入歐洲大陸。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率領的司令部先遣隊也抵達法國,他
20世紀初歐洲的政治舞台上,各主要國家的矛盾錯綜複雜,利益衝突日益尖銳,爭奪日趨激烈,相互間的關係日漸緊張。各主要國家競相擴軍備戰,同時又竭力掩飾自己的戰略意圖,總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Second Battle of the Marne)或稱雷姆斯戰役(Battle of Reims)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戰線發生於1918年7月15日至8月6日的戰役,是西方戰線中德軍最後一次發動大規模攻擊的戰役。
康佈雷戰役是大規模使用坦克的第一個範例。步兵與坦克協同作戰原則和對坦克防禦戰術的形成,均與這次戰役有著密切的聯繫。 坦克粉墨登場 在康佈雷戰役中,英國以坦克為先導衝
英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但有意思的是領導英國取得兩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首相卻都在戰後不久下台。領到二戰的丘吉爾下台還算風光,而領導一戰的勞合·喬治卻稱得上「晚節不
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一戰時擔任奧匈帝國軍隊總參謀長
弗蘭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1851.1111維也納.-1925.8.25),奧地利陸軍元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任奧匈帝國軍隊總參謀長。比他控制的奧匈軍要偉大一些,他是一個精明的戰略家。他的
這是1918年8月8日至13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亞眠戰役(亞眠是法國北部城市)中,被英國第四軍俘虜的德國士兵,這些德軍俘虜人數眾多並排成長長的隊伍幾乎一眼望不到頭。在亞眠戰役中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美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進行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身亡。1個
由分裂走向統一,是德意志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但怎樣實現統一?由誰來領導?建立什麼樣的國家?按傳統的說法有兩條道路,即革命和王朝戰爭。但是小編覺得實際上,
據台灣《聯合報》綜合編譯報道,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28日紀念奧匈帝國王儲遭暗殺事件屆滿一百年,此一歷史性事件至今仍然導致巴爾幹半島人民嚴重分裂。歷史學家指出,許多教
1917年2月中旬,第一艘美國商船在不列顛群島附近沒受到任何警告就被擊沉了,隨後的一個星期,又有六艘美國船隻在潛艇襲擊中沉沒,其中四艘是在印度洋被擊沉,總共有140美國人喪
一戰的沙俄在失敗和流血中贏來了二月革命,贏來了一個腐朽帝國的重生。列寧帶著十月革命的春風,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朝氣,不過若是說起沙俄在二戰戰場唯一亮點,那就不得不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生命,經濟決定政治;衰敗的經濟無疑是英國推行綏靖政策的歷史動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經濟一片蕭條,即使是戰勝國的英國,直接損失達120億英鎊
一戰時期,戰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為何戰壕在一戰後慢慢失去了作用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一站時的戰壕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電影裡,給我們留下很深印象的,不是槍林彈雨,而是犬牙交錯、密密麻麻分佈在戰場上的
一戰德軍頭號飛行員曼弗雷德-馮-裡奇特霍芬於 1892 年 5 月 2 日出生在德國布列斯勞(現在是波蘭境內的沃洛克勞市)。他於 1918 年 4 月 21 日在索姆河上空陣亡,年僅 25 歲。他被德國公眾
一戰時期意大利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成同盟。而意大利本想把突尼斯變成自己的殖民地,誰知法國先下手為強,搶先控制了
一戰期間,1918年7月21日,美國普林斯城內正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棒球賽,美國海軍航空兵基地棒球隊與掃雷艦棒球隊打得難解難分,美國漢姆海軍航空兵基地幾乎所有的官兵都跑到普林
巴爾幹導火索 1389年6月15日(儒略歷),奧斯曼軍隊與試圖阻攔他們的基督教聯軍在科索沃平原展開決戰。塞爾維亞的貴族精英幾乎全部在戰場上陣亡,七年之後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帝國吞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