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ICU的歷史及發展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家庭急救

ICU的歷史及發展

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人們即已認識到了給予外科手術病人特別管理的重要性。1863年偉大的護理事業的先驅者南丁格爾就曾撰文提到,其時「在小的鄉村醫院裡,把病人安置在一間由手術室通出的小房間內,直至病人恢復或至少從手術的即時影響中解脫的情況已不鮮見」。這種專門為術後病人,以後又進一步擴大到為失血、休克等危重外科病人開僻的「小房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直至本世紀20年代被正式命以「術後恢復室(recovery room)。最早的「術後恢復室」主要是為神經外科病人設置的,此後各種專科及綜合性的「術後恢復室」作為麻醉科或外科的一部分相繼成立並很快普及。50年代以後,若干重大事件促進了「術後恢復室」向更高層次發展。50年代初,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美國南加利福尼亞流行多發性神經炎。為搶救呼吸衰竭病人,麻醉科醫師攜帶呼吸器介入了病房的搶救工作,並獲得巨大成功。雖然很早以來人們即已認識到機械輔助呼吸對呼衰病人具有重大的治療價值,但其笨重的體積、複雜的操作和有限的功能妨礙了其在病房的利用。然而在50年代以後,伴隨科學技術進步,各種新型輕便的呼吸機相繼推出。與此同時,循環系統壓力和心電監測技術也不斷改善,並研製出一系列能夠用於病房的設備。其中,60年代末,由Swan-Ganz醫師研製的氣囊導向的肺動脈導管,更將過去僅能應用於實驗室的一項循環監測技術安全和方便地應用到病人床旁。除了壓力監測外,利用Swan-Ganz導管進行熱稀釋法測量心排量也遠較過去染料稀釋法簡便易行。這些變化顯著地拓展了臨床監測視野和治療能力,為危重病人治療的專業化提供了物質基矗

促進「術後恢復室」發生根本的轉變,更應歸功於對危重病人認識上的進步。現代病理生理學已經從整體上認識危重病人,這些病人雖然原發病可以各不相同,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均有可能循同一途徑(common Pathway)導致心、肺、肝、腎、腦等重要內臟器官的損害並危及生命。在這個階段,不同疾病的治療任務和原則是相同的。此外,現代醫學分工日趨精細,在有力地促進某一領域向縱深發展的同時,也限制了它們向專科以外的發展。這樣,對於危重病人的治療,其難度和要求已非一般臨床專科能力所及,有必要將危重病人作為一特殊群體給予單獨治療和管理。

在上述變化的推動下,50年代後期首先在內科系統建立了加強臨護治療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如冠心病加強臨護治療病房(CCU),呼吸加強監護治療病房(RCU)等。繼而外科「術後恢復室」也在充分吸收ICU長處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專科或綜合的外科ICU,並逐漸取代原「術後恢復室」或作為它的補充。ICU的建立有力地促進了危重病醫學的實踐和發展。1970年美國危重病醫學會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團體宣告成立。這表明,危重病醫學作為一個新的學科,以及ICU作為危重病醫學主要的實踐場所已經成熟並取得了鞏固的學術地位。在ICU誕生以來的30餘年間,ICU發展之快為醫學史上所罕見。目前在西方先進國家,2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要求至少擁有一個ICU,有的國家甚至立法規定新建醫院必須備有ICU建制。ICU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受到如此巨大的重視,是與其所取得的業績和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分不開的。儘管目前ICU還有許多尚待完善之處,例如在收容、編製。管理、耗資、社會效益諸方面仍存在一些爭議,但其對危重病人的價值卻無可置疑。ICU在我國是個非常年輕的事物,出現在我國僅有十餘年的歷史,無論在觀念、技術水平還是設施上與先進國家相比均存在巨大的差距。1989年國家衛生部在其頒布的醫院等級評審規定中,明確將ICU列為等級評定標準,充分表達了發展我國危重病醫學和ICU的決心,無疑是對我國這一年輕事業的有力促進。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13506&s=1204875576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