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

使用說明:此藥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車前子散
車前子散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九。 【組成】車前子22.5克王不留行15克冬葵子15克生干地黃30克桂心1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銼)木通15克(銼)石葦15克(去毛)滑石
車前子丸
車前子丸 【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組成】車前子決明子黃連(去須)藍實各60克黃芩(去黑心)玄參沙參瞿麥穗地骨皮秦艽蕤仁(去殼)各30克 【用法】上十一味,搗羅
沉附湯
沉附湯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30克沉香(銼)15克 【用法】上藥哎咀,分作三服,用水300毫升,加生薑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
沉麝丸
沉麝丸 【來源】《蘇沈良方》卷四。 【組成】沒藥辰砂血竭各30克木香15克麝香3克沉香30克 【用法】上各生用,銀瓷器熬生甘草膏為丸,皂角子大。用生薑、鹽湯送下3血氣
沉香半夏湯
沉香半夏湯 【來源】《東醫寶鑒·雜病篇》卷二引《資生》。 【組成】附子(炮)1只沉香(與附子等分)人參15克半夏(制)6克南星(炮)3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9克,用水30
沉香蓽澄茄散
沉香蓽澄茄散 【來源】《博濟方》卷二。 【異名】蓽澄茄散(《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三)。 【組成】蓽澄茄沉香胡蘆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紙(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
沉香檳榔丸
沉香檳榔丸 【來源】《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沉香檳榔檀香木香丁皮三稜(炮,銼)莪術(炮,銼)神曲(炒)谷芽(洗,焙)厚樸(洗,焙)蒼朮(洗,焙)使君子肉(銼,以瓦焙乾
沉香磁石丸
沉香磁石丸 【來源】《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成】沉香15克(別研)磁石(火鍛,醋淬七次,細研,水飛)胡蘆巴(炒)川巴戟(去心)陽起石(鍛,研)附子(炮,去皮、臍)椒紅(炒
沉香大腹皮散
沉香大腹皮散 【來源】《御藥院方》卷三。 【組成】連皮大腹子如克沉香(銼)檳榔(銼)桑白皮(銼,微炒)烏藥(銼)荊芥穗陳皮(洗,去瓤,焙乾)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銼
沉香大丸
沉香大丸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沉香7.5克(細銼)木香川楝子肉(炒)茴香(炒)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青橘皮(去白)硇砂(研)雄黃(光明者,別研)各
沉香導氣散
沉香導氣散 【來源】《證治準繩·類方》卷四。 【組成】沉香7.5克人參15克檳榔7.5克白朮烏藥麥芽(炒)神曲(炒)紫蘇葉大腹皮(炒)厚樸(制)各30克訶子皮(炮)15克香附(炮)4
沉香桂附丸
沉香桂附丸 【來源】《醫學發明》卷六。 【組成】沉香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良姜(銼,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烏頭(炮,去皮、臍,銼如豆大,再炒令黃)吳茱萸(湯
沉香琥珀丸
沉香琥珀丸 【來源】《普濟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經驗方》。 【異名】沉珀丸(《醫級》卷八)。 【組成】琥珀杏仁(去皮,炙)赤茯苓各15克澤瀉15克紫蘇(真者)沉香葶藶(
沉香降氣散1
沉香降氣散1 【來源】《御藥院方》卷四。 【組成】沉香木香丁香藿香葉人參(去蘆頭)甘草(炮)白朮各30克白檀60克肉豆蔻縮砂仁桂花檳榔陳橘皮(去白)青皮(去白)白豆蔻白茯
沉香降氣散2
沉香降氣散2 【來源】《筆花醫鏡》卷二。 【組成】沉香9克砂仁21克炙草15克鹽水炒香附150克酒炒元胡索30克煨淨川楝子30克 【用法】共為末。每服6克,淡薑湯下。 【主
沉香降氣湯
沉香降氣湯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異名】沉香降氣散(《證治準繩·類方》卷二)。 【組成】香附(炒,去毛)12.5千克沉香575克縮砂仁1.5千克甘草(炙)3.75
沉香散1
沉香散1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 【組成】沉香23克黃耆23克(銼)陳橘皮23克(湯浸,去白、瓤,焙)滑石30克黃芩15克榆白皮30克(銼)瞿麥90克韭子30克(微炒)甘草
沉香散2
沉香散2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八。 【組成】沉香15克石韋15克(去毛)滑石15克當歸15克(銼,微炒)瞿麥15克白朮23克甘草7.5克(炙微赤,銼)葵子23克赤芍葯23克王
沉香散3
沉香散3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組成】沉香23克(磨)白朮茯苓各15克木通當歸橘皮青皮大腹子大腹皮檳榔芍葯各30克甘草(炙)45克白芷90克紫蘇葉120克枳殼(
沉香散4
沉香散4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組成】沉香(不焙)石韋(去毛)滑石,王不留行當歸(炒)各15克葵子(炒)白芍葯各23克甘草(炙)橘皮各7.5克 【用法】上為細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

中藥藥方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中醫經典藥方,中藥經典藥方,中醫藥方劑,止咳中醫藥方,漢唐中醫藥方大全,胃病中醫藥方,療痘痘的中藥藥方,中藥藥方必答,調經中藥藥方等內容。

所謂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