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粥的做法大全,养生粥谱,各种粥的做法,粥的种类

粥的做法大全,养生粥谱大全,各种粥的做法,粥的种类

使用说明:此粥谱大全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姜艾薏苡仁粥
姜艾薏苡仁粥 【来源】《食疗百味》 【原料】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先将干姜、艾叶煎水取汁,然后加入洗净的薏苡仁煮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姜茶乌梅粥
姜茶乌梅粥 【来源】《世医得效方》 【原料】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前三味煎煮,取汁去渣,加粳米煮粥,粥将熟时调入红糖
降血脂的药粥(偏方巧用)
降血脂的药粥(偏方巧用) 菊花决明粥:取白菊花、草决明各1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许。将草决明炒香,与菊花同煎取汁,放入大米煮成稀粥,待熟后调入冰糖,再稍煮即
焦三仙粥
焦三仙粥 【来源】《粥谱》 【原料】神曲、麦芽、山楂各10-15克,粳米50克,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神曲、麦芽、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沙糖煮粥。 【
韭菜根粥
韭菜根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韭菜根2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鲜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先煮粳米为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根汁再
酒洗苁蓉粥
酒洗苁蓉粥 【来源】《中国食品》 【原料】鲜肉苁蓉25-50克,大米、羊肉适量。 【制作】选用肉苁蓉嫩者,刮去鳞,用酒洗,煮熟后切薄片,与大米、羊肉同煮成粥,加入
菊花粥
菊花粥 【来源】验方 【原料】黄菊花5朵,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菊花洗净,淘净糯米,入锅加水,煮成粥,加白糖即成。 【用法】随意服食。 【疗效】除胸热,
开郁种玉粥
开郁种玉粥 【来源】传统方 【原料】当归、白术、白芍、茯苓、丹皮、花粉各10克,香附6克,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上药煎煮,取汁去渣,然后与小米同煮粥。
葵菜粥
葵菜粥 【来源】《食物本草会纂》 【原料】葵菜1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以上二味一同煮粥。 【用法】任意食用。 【疗效】润燥宽肠。治肠胃燥结、大便难解等。
坤草粥
坤草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坤草30-60克(或干品15-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坤草煎水取汁,加入粳米、红糖煮粥。 【用法】每日分2次,温服,病愈
兰花粥
兰花粥 【来源】《粥谱》 【原料】泽兰30克,粳米50克。 【制作】先煎泽兰,去渣取汁,入粳米煮作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用。 【疗效】活血,行水,解郁。适用
栗子粥(二)
栗子粥(二) 【来源】《本草纲目》 【原料】栗子(去皮,磨粉)30克,糯米50克。 【制作】栗子粉、糯米共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疗效】补肾壮腰,健脾
栗子粥(一)
栗子粥(一) 【来源】《遵生八笺》 【原料】栗子仁10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栗子仁煮熟,入米煮粥食之。 【用法】空腹服食。 【疗效】健脾养胃,补肾强筋。适用
莲花米粥
莲花米粥 【来源】《寿世青编》 【原料】莲须、莲蕊各适量,大米150克。 【制作】将莲须、莲蕊焙干研末。洗净大米煮粥,加莲须、莲蕊末食用。 【用法】每日1-2次,温
莲子饭焦粥
莲子饭焦粥 【来源】《医学从众录》 【原料】莲子肉50克,饭焦(锅巴)、白糖各适量。 【制作】将莲子肉,饭焦加水,用文火煮粥,等莲子肉烂熟,调入白糖即可。 【用法
莲子芡实粥
莲子芡实粥 【来源】《济众新编》 【原料】莲子仁去皮心30克,芡实仁15克,白茯苓50克,海松子研细10克,粳米30克。 【制作】将以上前二味研成末,再入松子、粳子同煮
莲子芋肉粥
莲子芋肉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莲子肉、芋肉各60克,糯米、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莲子肉、山芋肉用水泡,再入粳米煮粥。粥熟调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
莲子粥
莲子粥 【来源】《饮膳正要》 【原料】莲子(去心)30克,粳米30克。 【制作】莲子研如泥与粳米煮粥。 【用法】空腹服食。 【疗效】健脾益气,宁神益志,补益精气。治心
鲢鱼小米粥
鲢鱼小米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活鲢鱼l条,丝瓜仁10克,小米100克。 【制作】先煮小米,待水沸开时将鱼及丝瓜仁放入锅内再煮,至熟。 【用法】空腹喝粥吃鱼。 【
粱米粥
粱米粥 【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青粱米100克。 【制作】将青粱米淘净,煮稀粥。 【用法】任意食用。 【疗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用于糖尿病,症见
粥的做法大全,养生粥谱,各种粥的做法,粥的种类

粥谱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粥的做法大全提供:春季粥谱,养生粥谱,儿童粥谱,宝宝粥谱,春季养生粥谱,孕妇粥谱,冬季养生粥谱,婴儿粥谱,养胃粥谱,各种粥的做法,粥的种类,咸粥的做法大全,养胃粥的做法大全,早餐粥的做法大全,宝宝粥的做法大全,菜粥的做法大全等内容。

喝粥对人体的好处:1、容易消化;2、增强食欲,补充体力;3、防止便秘;4、预防感冒;5、防止喉咙干涩;6、调养肠胃;7、延年益寿。

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来熬粥后,很大一部分营养进入汤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为丰富,是米汤的精华,滋补力之强,丝毫不亚于人参、熟地等名贵的药材。

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