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知識大全 - 口吃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兒童保健

口吃

口吃(stuttering)俗稱結巴,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即說話能力的缺陷,表現在說話時遲緩,發音延長或停頓,不自覺地阻斷或語塞,間歇地重複一個字或一個詞,失去正常的說話節律,呈現出特殊的斷續性,稱之語言流行障礙。

口吃可分為暫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

暫時性口吃是一種發育性口吃,始於l~2歲嬰兒初學說話時出現的口吃,3歲年齡階段最多。這時兒童言語發展到自己構造詞句的階段。但由於他們的神經生理成熟程度還落後於情緒和智力活動所需要表達的有關複雜內容,因而說話時出現躊躇和重複,常常一句長話停三四次才能說完。這是兒童言語發展的自然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言語不流利的表現會逐漸消失。

3~5歲出現的口吃稱良性口吃,也要家長耐心矯正,半年到六年內多可消失。

5~8歲後出現的口吃,常作為一種特殊的持續固定的言語形式存在,除非進行持續的有效的矯治,否則保持終生,稱為永久性口吃。

統計表明,任何種族、文化、語言都有口吃發生。2~5歲口吃發生率為1%。其中50%於5歲前起病,10歲後的口吃75%將終生存在。為避免兒童形成永久性口吃,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十分必要。男性比女性多4~8倍。

致病原因

1.遺傳、生理因素 有人報告同卵雙生子口吃發生率高於異卵雙生子,提示口吃與遺傳有關。口吃是一種言語協調功能混亂,可能與大腦言語調節功能薄弱、聽覺對自己言語的延誤反愧發音器官調整障礙等生理因素有關。

2.心理應激、心理壓力 如受驚嚇產生恐懼、進入陌生環境、重大生活事件打擊、劇烈的聲響刺激,均可因極度緊張導致口吃。成人強迫左撇子兒童用右手執筆、握筷;讓說話慢的孩子快說;讓怯場的兒童當眾講話或表演;成人對孩子說話重複或停頓不耐煩;隨意打斷,過多矯正甚至訓斥,使兒童對自己的說話能力過多關注或反應強烈,一說話就緊張。形成緊張——口吃——緊張——加重口吃的惡性循環。

3.模仿 兒童天性好模仿,若家人或周圍有人口吃,他也模仿,日久習慣就會形成口吃。

4.家長對子女教育不一致造成兒童心理混亂,在有分歧的父母面前無以答對,而致口吃。家長或教師專橫粗暴、過於嚴厲,對怯懦兒童形成心理壓力,導致兒童言語表達的遲疑與停頓,出現口吃或口吃加重。

5.社會歧視 社會上一些人對口吃患者缺乏善意和同情,常歧視、嘲笑,甚至取笑口吃兒童,加重患兒緊張和自卑心理,使口吃加劇。

6.個性行為特徵 口吃兒童常有情緒不穩、好激動、易興奮和神經質的性格特徵。

臨床表現

除本節開始所述的口吃這一兒童常見的語言障礙的臨床表現外,尚有以下心理特徵。

1.常伴有神經質症狀 口吃患兒常有神經質症狀,如情緒不穩定、性情急躁、好激動、易興奮、膽孝敏感、睡眠障礙。患兒還常遺尿,食慾減低,並易有恐懼等情緒反應。

2.口吃繼發性心理反應和心理障礙 兒童入學後,言語活動大增,口吃患兒不能順利地回答老師的提問,也不能與同學、老師正常的交談。加之周圍人的嘲笑,常使患兒深感羞愧和苦悶,終日焦慮不安。這不但加重口吃和神經質的症狀,患兒還會加強心理防衛機制,常會採取消極逃避對策——獨來獨往。日久釀成孤僻、退縮、羞怯、自卑等性格特徵。

3.口吃患者一般智商不低,還可能高於正常人。

診斷標準

須符合下列三項:1、經常出現語音或音節的重複或延長,影響說話的流暢性;2、無表達內容障礙;3、排除抽動症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玻

心理治療

口吃很少藥物治療,主要依靠心理治療。

1.社會心理支持療法

(1)口吃的形成與思兒和周圍人的態度有關。所以首先要向患兒以及周圍人講述口吃的性質與成因,要求老師、家人、同學尊重患兒人格,不嘲笑戲弄患兒。其次與患兒講話時要保持心平氣和、不慌不忙,使患兒受到感化,而養成從容不迫的講話習慣。第三,聽口吃者講話要耐心聽完、不可打斷;不當面議論其病態;口吃嚴重時,不強求其講話,以避免緊張,並轉移對其口吃的注意。

(2)鼓勵患兒樹立戰勝口吃的信心,培養沉著開朗的性格,鼓勵患兒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人際交往,減輕由口吃產生的神經質和心理障礙。

2.語言訓練療法

(1)系統脫敏療法:先讓患兒在沒人的環境,從容地練習發音,先念單詞,再練短句,再讀長句。可配合音樂舞蹈、節拍器等,從容不迫地、有節奏地練習講話。也可收聽廣播,模仿播音員朗讀,逐漸克服口吃,說話流暢。由近及遠地與他人對話,先與家人、再與同學、周圍人對話,最後再上講台講話。

(2)集體訓練:可組織言語矯正訓練班,在集體中,口吃患兒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矯正。老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教會口吃者盡量放鬆口腔、咽喉肌肉,先做呼吸練習,在呼長氣時發各種單音,然後再練習不發音的唇、舌音。語言練習時先用簡單的對答方式,一問一答,放慢講話速度,使患兒說話呼吸正常。口吃自然減輕。

(3)陽性強化法:在個體或集體語言訓練時,家長、教師可配合使用行為療法中的陽性強化法。患兒口吃時不予理睬,而講話無口吃時,給予適當的讚揚或鼓勵。逐漸增加講話速度和提高流利程度要求,每有進步,均給予表揚。

(4)鬆弛療法:語言訓練中不可配合鬆弛訓練療法,以放鬆情緒和肌肉,減少焦慮,有助於語言訓練的成功。

(5)催眠療法:有催眠狀態下,按照施術者的指令,反覆進行語言訓練。學者鄧維詳認為催眠狀態有助於消除患兒緊張情緒,不擔心他人是否嘲笑,便於患兒集中注意力進行評議訓練,療效更好。

3.輔助治療

可試用小劑量溴劑、纈草酊劑或利眠寧5-10mg,日1-2次口服,以減輕肌肉呼吸緊張,改善症狀和睡眠。可試用針刺內關、硤車、上謙泉、合谷,配合小劑量鎮靜劑有助於消除患兒精神緊張,減輕語言肌痙攣,從而減輕口吃,切斷緊張——口吃——緊張的惡性循環。

心理護理與預防

1.心理護理

(1)對口吃患兒要多加關懷、體貼,做好說服解釋和心理疏導,向患兒說明口吃是一種功能性的障礙,發音器官、神經系統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只要患兒放鬆自己,避免精神緊張,從容地、放慢速度地講話,就可以把話講好。鼓勵患兒樹立戰勝口吃的信心。

(2)協助醫生對患兒進行語言訓練:多與患兒交談,講話力求風趣幽默,創造輕鬆愉快的語言環境。對患兒語言訓練中的點滴進步及時予以表揚、鼓勵。

(3)指導周圍人正確對待口吃患兒,尊重他們的人格,不可嘲笑和歧視,為口吃患兒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2.預防 (1) 普及育兒知識,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客觀規律,適時地進行恰當的語言訓練。 (2)創造平靜協調的家庭氣氛和輕鬆愉快的語言環境,避免兒童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和引起精神緊張。 (3)培養兒童開朗沉靜的性格,鼓勵兒童多交往,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參加演講活動,發展語言才能。 (4)勸阻兒童模仿他人口吃。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9704&s=1222194453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