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使用說明:中草藥大全收集整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使君子葉
使君子葉 (《國藥的藥理學》) 【異名】水君葉(《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葉片,植物形態詳"使君子"條。 【採集】隨時可采。 【化學成分】含
屎咕咕
屎咕咕 (《雲南中草藥》) 【異名】雞冠鳥,山和尚、呼唵。 【來源】為戴勝科動物戴勝的全鳥。 【動物形態】戴勝,又名:臭姑鴣、發傘頭鳥。 體長約30厘米。頭上具顯
柿餅
柿餅 (《日用本草》) 【異名】干柿(《日華子本草》),柿花(《綱目》),柿干(《本草備要》)。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經加工而成的餅狀食品,有白柿、烏柿兩種。植
柿蒂
柿蒂 (《本草拾遺》) 【異名】柿錢(《潔古家珍》),柿丁(《中藥志》),柿子把(《中藥材手冊》),柿萼(《藥材學》)。 【來源】為柿種植物柿的宿存花萼。 【植物形態】
柿根
柿根 (《綱目》) 【異名】狐柿子根皮(《瘍醫準繩》),柿子根(《重慶草藥》)。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採集】9~10月采。 【化學成
柿花
柿花 (《滇南本草》)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花,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功用主治】治痘瘡破爛。柿花曬乾為末,搽之。
柿木皮
柿木皮 (《本草圖經》)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樹皮。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功用主治】治下血及湯火傷。 【選方】1治下血不止:柿木皮,暴干更焙,篩末。米飲和二錢
柿皮
柿皮 (《滇南本草》)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功用主治】貼疔瘡、無名腫毒。
柿漆
柿漆 (《綱目》) 【異名】柿澀(《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及其同屬植物的未成熟果實,經加工製成的膠狀液。 【製法】採摘未成熟而色青味澀的果實,搗
柿霜
柿霜 (《綱目》)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柿子)製成"柿餅"時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製法】取成熱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曬夜露,約經一月後,放置席圈內,再經一月
柿葉
柿葉 (《滇南本草》)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鞣質、酚類、樹脂、香豆精類化合物、還原糖、多糖、揮發油、有機酸(
柿子
柿子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柿科植物柿的果實。植物形態詳"柿蒂"條。 【採集】霜降至立冬間採摘,經脫澀紅熟後,食用。 【化學成分】果實含蔗糖、葡萄糖、果
手參
手參 【英文名】RHEZOMAGYMNADENIAE 【來源/處方】本品為蘭科植物手參Gymnadeniaconopsea(L.)R.Br.的乾燥塊莖。秋末採挖,洗淨泥土,曬乾。 【性狀】本品呈手掌狀,長
手掌參
手掌參 (《東北藥植志》) 【異名】佛手參、掌參(《寧夏中草藥手冊》),手兒參(《陝西中草藥》),旺拉(藏名)。 【來源】為蘭科植物手參和粗脈手參的塊莖。 【植物形態
書帶蕨
書帶蕨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曬不死(《廣西藥植名錄》),木蓮金(《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書帶蕨科植物書帶蕨的全草。 【植物形態】書帶蕨 多年
舒筋草
舒筋草 (《四川中藥志》) 【異名】千金籐(《四川中藥志》),燈籠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青筋籐、毛伸筋(《廣西植物名錄》),吊壁伸筋草、伸筋草、燈籠勾(《
熟地黃
熟地黃 (《本草圖經》) 【異名】熟地(《景岳全書》)。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地黃或懷慶地黃的根莖,經加工蒸曬而成。植物形態詳"干地黃"條。 【製法】取干地黃加黃酒3
黍根
黍根 (《綱目》)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植物形態詳"黍米"條。 【性味】《綱目》:"辛,熱,有小毒。" 【功用主治】《綱目》:"治妊娠尿血。丹黍根、莖,煮汁服
黍莖
黍莖 (《食療本草》) 【異名】黍穰(《補缺肘後方》)。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莖,植物形態詳"黍米"條。 【性味】《綱目》:"辛,熱,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小便
黍米
黍米 (《別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黍的種子。 【植物形態】黍(《詩經》) 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單生或少數叢生,高60~120厘米,有節,節上密生髭毛。葉鞘鬆弛,被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中草藥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常用中藥大全,中藥名大全,中藥大全黃芪,中藥大全及功效,婦科中藥大全,泡腳用的中草藥,壯陽的中草藥,中草藥價格,中草藥功效查詢等內容。

所謂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