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間偏方大全 - 腦外傷後高熱臨證治驗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腦外傷後高熱臨證治驗,偏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腦外傷後高熱臨證治驗

腦外傷後高熱臨證治驗 其他 中醫常識 高熱是腦外傷後常見併發症之一。筆者辨證治療時發現,中重型腦外傷以青壯年多見,高熱是正邪相爭的表現,治療若能力挫病邪,每獲良效。茲舉例如下。
例1:尹某,女,40歲。因交通事故致急性閉合性腦損傷(重型),於1998年5月20日入院。入院診斷:原發性腦幹損傷,右環池出血,頭皮裂傷,左上肢骨折。當時已深昏迷,呼吸困難,bp24/14kpa。即行亞低溫、人工呼吸、抗炎、脫水等對症處理。48小時撤除亞低溫治療,體溫逐漸升高,達39℃以上,用冰毯等物理降溫。查血wbc10.7×109/l,n:91%,l:9%,西醫診斷:原發性腦幹損傷後中樞性發熱並肺部感染。先後用環丙沙星、希普欣、穩可信、泰能等治療療效不顯。5月27日請中醫會診。診見:高熱,昏迷,t39℃,肌膚灼熱無汗,全身散在青紫擦痕。氣管切開,喉中痰鳴,舌紅、苔黃浮糙,脈弦滑數有力。證屬痰熱上蒙,瘀阻腦絡。治宜清熱化痰,祛瘀通絡開竅。處方:栝樓18克,半夏、天竺黃各12克,黃芩、石菖蒲、郁金各9克,川芎3克,魚腥草15克,白芷、炙遠志、射干各6克,羚羊粉(沖服)0.6克。4劑,每天1劑,水煎分2次胃飼。6月1日複診:仍高熱,神昏,t40.5℃,大便已1周未行,舌脈同上。治宜釜底抽薪,洩熱祛邪。擬大承氣湯加味:大黃(後下)、厚樸、芒硝(沖)各5克,人工牛黃(沖)0.3克,天竺黃、焦梔子各12克,淡豆豉6克,羚羊粉(沖)12克,栝樓18克,炒枳實、石菖蒲、郁金各9克。4劑,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2劑後,排出大量臭穢大便,體溫降至38℃,4劑後體溫36.8℃,為鞏固療效再服3劑。神志為淺昏迷,呼吸平穩,痰少,體溫未再升高。
例2:鄒某,男,42歲。腦外傷2天、右顳腦內血腫術後1天,於1998年6月22日以右顳腦內血腫術後繼發腦幹損傷收入院。入院時神志昏迷,予亞低溫、人工呼吸、抗炎、脫水、腰穿引流降顱壓等對症處理後神志轉清,但頭右顳部傷口潰破開裂,有膿性分泌物及腦脊液滲漏,隨即出現高熱,神志模糊。查血wbc19.9×109/l,n:80%,l:19%。腦脊液常規:外觀黃色微濁,潘氏試驗(+),細胞總數16×109/l,白細胞11×1010/l,單核42%,多核58%。腦脊液生化glu19mmol/l,cl80mmol/l,pro193m克/l。腦脊液培養枸櫞酸鹽桿菌。西醫診斷:顱內感染性發熱。先後用凱復定、磺胺、泰能、羅氏芬等抗生素及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化痰開竅,病情未能控制。7月16日請中醫會診。診見:高熱,神昏,t39.3℃,肌膚灼熱,頭部傷口腦脊液滲漏,膿性分泌物,癒合不良,失語,尿多色黃,大便溏,舌紅、苔薄黃膩,脈數不勻。證屬濕熱瀰漫,毒戀氣分。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藿樸夏苓湯合甘露消毒丹加減。處方:藿香、半夏、焦梔子、車前子(包)各12克,金銀花、連翹各15克,淡豆豉、射干各6克,薏苡仁25克,郁金、黃芩、紫蘇葉各9克,厚樸5克,羚羊粉(沖服)0.6克。4劑,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藥後體溫漸退,腦脊液滲漏及膿性分泌物減少,傷口開始癒合。7月24日複診:t37.8℃,神志模糊,喉中痰多,大便2天未行,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化痰,佐以通腑。處方:栝樓、茯苓各18克,膽南星、半夏、梔子、赤芍各12克,黃芩15克,炒枳實、柴胡各9克,大黃(後下)5克,羚羊粉(沖服)0.6克,人工牛黃(沖服)0.3克,4劑。藥盡體溫正常,神清,能語,但不欲言,傷口癒合良好,醒後多汗,舌苔薄,寸脈弱,以健脾益氣、燥濕化痰之劑收功。
例3:郭某,男,13歲。患者車禍後腦外傷、嘔吐3小時,於1998年5月15日以急性閉合性腦損傷(中型)收住院。入院時神清,能語,精神差,頭皮無裂傷,耳鼻無出血。ct示: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積水。入院不久頭痛,嘔吐,發熱,右側偏癱,失語,行腦室—腹腔分流術及其他對症處理,症狀緩解不明顯。腦脊液常規:外觀黃色微混濁,潘氏試驗(-),總細胞數7.25×109/l,白細胞7.2×109/l,多核65%,單核35%。腦脊液生化:glu0.2mmol/l,cl119mmol/l,pro57mg/l。腦脊液培養:表皮葡萄球菌、產氣腸桿菌。診斷:顱內感染性發熱。先後予青黴素、復達欣、菌必治、消炎痛栓及中藥柴胡制劑等抗菌、消炎、退熱均無效,6月17日請中醫會診。診見:發熱,t39℃,肌膚灼熱無汗,面蒼形瘦,神清,失語,右側肢體偏癱,頭痛,煩躁,納少,大便多天未行,舌紅、苔白膩,脈細數無力。腦室—腹腔腦脊液分流見血性腦脊液。證屬外傷腦絡,瘀阻水停。治宜化瘀利水為主,以抵當湯加味。處方:大黃(後下)、虻蟲、水蛭、三七末(沖)各3克,桃仁、紅花、葶藶子各9克,益母草15克,車前子(包)、藿香各12克,人參(另兌)6克,茯苓24克。2劑,水煎分3天服完。21日診:體溫恢復正常,余症改善。
按:所述3例腦外傷高熱治法各異。例1以腑實為主,兼夾痰熱。腑濁夾痰熱上擾清竅,導致高熱神昏。治以大承氣湯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使腑通濁洩,熱從谷道而出。肺與大腸相表裡,排大便瀉痰熱而清竅無擾,故腑氣一通,熱退身涼,昏迷減輕,呼吸平穩,痰量減少。
例2證屬濕熱瀰漫,毒戀氣分。濕熱蒸騰,清竅被蒙則高熱神志不清。治療宜芳香輕清,忌大劑苦寒,輕清之劑洩熱而不傷脾胃,藥如黃芩、梔子、車前子、金銀花、連翹;芳香之味悅脾醒胃,宣暢氣機,有利於脾胃運化水濕,藥如藿香、厚樸、紫蘇葉、淡豆豉。濕熱分消,熱勢漸退,繼以清熱化痰及健脾化痰之劑調理而安。
例3證屬瘀阻水停。瘀阻腦絡,血行不利,血不利則腦積水。瘀血內滯,血不循常道,故見血性腦脊液。瘀阻化熱,瘀熱上擾神明,則發熱、煩躁、頭痛、失語。面蒼形瘦、肢體活動不利,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機體失養,方用抵當湯破血逐瘀,三七化瘀止血,益母草化瘀利水;合葶藶子、車前子利水降顱壓,人參、茯苓、藿香益氣扶正,健脾化濕。
作者簡介
樊永平 男,師從王綿之教授,1996獲得北京中醫藥大學方劑學博士學位。現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醫科工作,任主任醫師、中醫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現為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博士研究會常委、北京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臨床藥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中醫藥學會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庫成員、國家醫療保險基本藥物目錄專家。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pianfang_3.php?id=4929&s=1231699339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