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向孩子關閉「父母銀行」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親情故事

向孩子關閉「父母銀行」

兒子想利用假期和同學去旅行,要求我資助,我說:「你先去規劃旅行天數和路線,再計算一下這趟旅行要花多少錢,列上一張計劃表給我看看。」兒子迅速地交上一張行程預算表,我勾出「伙食費」項目,大方地表示這部分由我來承

兒子想利用假期和同學去旅行,要求我資助,我說:「你先去規劃旅行天數和路線,再計算一下這趟旅行要花多少錢,列上一張計劃表給我看看。」

兒子迅速地交上一張行程預算表,我勾出「伙食費」項目,大方地表示這部分由我來承受,因為他的飲食費用是列入家中必須支出項目內的;至於旅行中的交通費與住宿費,因為是非家用計劃支出,所以我可以先行借貸給他使用,但他必須寫下欠條,以及未來如何以零用錢,或以打掃、粉刷房子、洗衣洗碗等勞動來償還。

女兒想看國際巨星歌舞秀,入場券要數百元,我立批「可」,但一手給錢一手向她要借據,並要她列出如何分期償還這筆借款的計劃表。

孩子想要買新型的MP3、很炫的手機……我都二話不說大方給錢,但絕對是一手給錢一手要借據,且前賬未清絕不給新貸款;在追討欠款時絕對不講任何情面,一定像放高利貸的吸血債主般,逼債逼得他們哇哇叫,讓他們深深體會「花錢時痛快,還錢時痛苦」的滋味。

丈夫對我跟孩子如此「金金」計較頗不以為然,但我卻認為,這是在培養孩子懂得如何量入為出的理財教育,因為我就是這樣被母親給打磨出來的。

記得我在讀大學時,全然不顧家庭經濟的窘迫,一心想要住校,以便能多參與學校社團晚間的活動,盡興地「玩它四年」,於是就耍心機地在報到時,去申請了住校,以為用這種先斬後奏的方式,就能逼迫母親答應我住校。未料母親居然說家裡沒有這筆預算,我如果執意要去住校,那就得自己去想辦法籌住宿費和生活費。

母親此舉不僅教訓了我「好女做事好女當」,讓我學習到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也逼得我因為要四處打工來籌住宿費用,而較同齡同學提早體會到什麼叫作「謀生不易」,在學生時代就能為未來的「出路」作考量。在其他同學都耽於逸樂之際,我就開始努力尋找就業方向,培養養活自己的本事。

也由於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是依靠父母提供生活費,我必須「能賺多少才能花多少」,因此不論在金錢的開源還是節流上都能有所用心。畢業時,成為班上同學中第一個找到工作的人。

畢業、成家一路走來,從未感受到「入不敷出」的窘境……這些都得感謝母親當年將她那「老媽提款機」給狠狠關閉之舉。

我和丈夫都是在台灣經濟還未起飛的時代裡長大的,幼年窮困的生活,讓丈夫和我在教養孩子方面產生了不同觀念。丈夫在金錢上對孩子極大方。他認為:誰讓他們命好,能有個讓他們「花得起」的爸爸。

我卻堅持要對孩子關閉「父母銀行」,因為沒有吃過賺錢苦的孩子,沒有資格去提早享受「用錢樂」。

用來說服丈夫認同我理念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命不好」,沒有個讓我們「花得起」的爸爸,才能培養出現在「賺得了也花得起」的我們。

更何況,做爸媽的在養大孩子花錢的胃口時,是否想到:自己可以保證提供孩子一輩子「花得起」的金錢嗎?有朝一日,當孩子失去了讓他「花得起」的「父母銀行」的仰靠,他又無法改變他的花費習慣時,是否會造成他「為了錢什麼都肯做」而犯下一些錯誤呢?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s_3.php?id=38775&s=1184906756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